原標題:培養(yǎng)網絡安全的“七種意識”
以“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為主題的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成為冬日里涌動的一股熱流。正所謂“接地氣才能有底氣”,讓網絡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就需要將其作為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突出培養(yǎng)“七種意識”。
一是網絡主權意識。網絡作為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類疆域”,國家必然要實施網絡空間的管轄權,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在移動互聯(lián)是“新渠道”、大數(shù)據(jù)是“新石油”、智慧城市是“新要地”、云計算是“新能力”、物聯(lián)網是“新未來”的網絡時代,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始終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網絡發(fā)展意識。包羅萬象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福祉。網絡空間蘊含的新質生產力,不僅重新定義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更成為世界發(fā)展的革命性力量。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發(fā)展就是硬道理,始終基于網絡空間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將世界第一網絡大國的自信,轉化為建設網絡強國的智慧。
三是網絡安全意識。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讓“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落地生根,這是舉行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目的所在。我們既要學會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網絡安全風險,也要善于用群眾看得清的實力化解網絡安全風險,讓網絡安全的成果真正惠及你我他。
四是網絡文化意識?;ネɑヂ?lián)的網絡空間,每一條網線都是網上“新絲路”,每一個聲音都是網上“駝鈴聲”。網絡空間為我們提供了宣揚中華文化,借鑒世界文明前所未有的新平臺,但同時,網上意識形態(tài)斗爭也日趨激烈,急需樹立正確的網絡文化意識。
五是網絡法制意識。讓網絡空間晴朗起來,不僅要大力宣傳上網、用網行為規(guī)范,引導人們增強法治意識,做到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更要利用法律武器,塑造國際網絡秩序。為此,必須盡快完善網絡空間法制體系,讓國家網絡空間治理走向法制化的快車道,讓人人成為網絡秩序的維護者,讓國家網絡治理成為世界網絡治理的典范。
六是網絡國防意識。在“全球一網”的時代,面對網絡強國大幅擴充網絡戰(zhàn)部隊,網絡空間明顯軍事化的趨勢,我們既需要國際層面的文化實力、國家層面的法制效力,更需要軍隊層面的軍事實力。中國建設網絡強國,成為網絡空間和平發(fā)展的骨干力量,發(fā)展網絡空間國防力量刻不容緩。
七是網絡合作意識。要建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lián)網治理體系”,就必須認識到,面對網絡霸權主義、網絡恐怖主義、網絡自由主義和網絡犯罪等諸多共同風險,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加強合作,才能同舟共濟、贏得未來。
(作者單位:國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zhàn)略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88-1069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