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叔要出書了!”
當這個消息在武漢大學志愿者圈子里傳開時,熟悉情況的同學并沒有感到驚訝。
這個幼年失明的中學畢業(yè)生20余年來“以心為眼”,用聽、想和記憶自學完本科高等數(shù)學以及光學、熱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等物理專業(yè)教材,早已是同學們眼中的“勵志盲叔”。
近日,周順花4年時間編寫的長達200多頁的《物理中的數(shù)學》教輔書籍,正式進入武漢大學出版社編校環(huán)節(jié),即將付印,目標受眾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大學生。
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武漢大學教授姚端正專門為圖書作序點贊。大學生們學起來都費勁的內容,一個盲人還能深入研究,并把學習方法編寫成書,“這份毅力和勇氣值得敬佩”!
而讓周順感念的是,20多年里,武漢大學多個院系,先后有150多名師生接力擔當起他的“眼睛”,志愿為他朗讀教材,“他們用有聲的語言,帶我探尋到了格外美好的物理世界?!?/p>
周順兩歲時被發(fā)現(xiàn)患有先天性視網(wǎng)膜萎縮,幾年后完全失明。為了幫周順爭取到和同齡人一樣上學的機會,父親多方奔走。他靠老師講,同學們讀教材,每天晚上父親手把手教寫字來堅持學習,“很感謝父親的引導,使我從小就和正常人一樣在接受教育,絲毫感覺不到與大家的不同之處。”他說。
聽、想、記憶可以理解內容,但看不見,寫不出,就沒法正常地練習。這是周順學習中最困難的地方。“立體幾何、物理電路,一旦涉及很抽象的課程,理解起來就特別不易。都是老師握住我的手,一筆一筆教我畫?!?/p>
高中的物理老師給周順的人生推開一扇全新的窗戶,“他的課讓我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有畫圖的地方,他都會特意為我多描述幾遍,這極大地激發(fā)了我學習物理的興趣?!?/p>
小學和初中畢業(yè)考試時,都是老師讀題,周順口述回答,老師代寫到試卷上。但1989年高中畢業(yè)時,盲人還不能參加高考。失去上大學的機會,成了他心中永遠的遺憾。
為了生計,父母送周順到武漢盲校學了3年中醫(yī)按摩。此后,他成為武漢鍋爐廠職工醫(yī)院中醫(yī)科的一名按摩醫(yī)師。
盲校畢業(yè)后的生活讓周順第一次感受到落差,“沒有同學,沒有朋友,只有苦悶和孤寂,感受不到快樂,經(jīng)常對著天空發(fā)呆?!?/p>
1995年,周順找了家教。因為家住武漢大學附近,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新生毛友東成了他的第一位家教。
不久,毛友東被其求學精神打動,主動利用課余時間,為他讀數(shù)學和物理教材,也成了第一位志愿朗讀者。20多年過去,盡管彼此早已沒有聯(lián)系,但周順仍能清楚地記起他的名字。
返校后的毛友東,將周順的故事告訴了時任院長熊貴光教授。熊教授特意讓上課的老師們帶上麥克風,讓前排的學生把上課內容錄成磁帶給周順,從此,周順成了“不進武大教室的旁聽生”。
這樣特殊的“旁聽”持續(xù)一個學期后,周順就拒絕了,“太麻煩熊老師和同學們,實在過意不去。”而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師生們對周順的關心則一直延續(xù)。
2003年,在時任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田貴華的推動下,學院把‘周順導讀’固定為黨支部的志愿服務項目。每周五晚、周六、周日,學生志愿者都會去家里為周順讀書。
此后,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文學院、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等院系的志愿者也相繼加入進來。
一本教材,周順要自學上一年?!白詈玫挠洃浄椒?,就是不斷重復。我很喜歡數(shù)字,經(jīng)常自己玩心算游戲,用2不斷相乘,算到2的64次方,結果有幾十位數(shù)字?;撕荛L時間,邊心算邊記憶,雖然過程很慢,但記得很牢。”
為學好高等數(shù)學,周順先后學習了4套教材,“一套是川大數(shù)學系編的,一套是清華大學出版社的……”
1998年,周順買了電腦,用專門的語音軟件來聽課。周順曾完整聽完了姚端正教授的網(wǎng)絡精品資源課程《數(shù)學物理方法》。這門課難度較大,10多年來,周順經(jīng)常電話請教這位國家級教學名師,姚端正不厭其煩地指導他。
讓姚端正震驚的是,周順每問一個問題,都會告訴她疑點在書中的位置?!八怯眯脑趯W習,作為一名老師,幫助這樣的學生我義不容辭!”
2005年至2009年,段丞博、蔡俊、王黎明3位博士生,先后接力為周順讀書達5年之久。
現(xiàn)任教于江蘇師范大學的蔡俊博士,記得當年為周順讀光學教材的情景,“光學知識難度比較大,但他的記憶力特別好,學習很專注。雖然進度不快,實際掌握效果卻好于許多本科生?!?/p>
現(xiàn)在河南師范大學任教的王黎明曾為周順讀了兩年書,這位大學教師至今和周順保持著聯(lián)系,有時甚至還電話討論一些物理學問題,“周順對知識鉆研得比較深,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在幫助盲叔的過程中,志愿者們也有了自己的人生收獲。
遙感信息工程學院2006級學生夏帥大二時通過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參與到“周順導讀”項目中。
夏帥幫周順朗讀過文、史書籍,彼此又談得來,很快成了知心好友,這個大學時一度比較性急的小伙子每次找周順談心,都能在其輕言細語中得到化解和引導,“從他身上學到了書本所沒有的知識。”
兩人的友誼延續(xù)至今。2014年7月,夏帥帶周順夫婦出發(fā)了,從成都、西寧、拉薩、日喀則,一直到珠穆朗瑪峰腳下。
他至今記得當時周順的激動,“嘿嘿,我還摸了青海湖的水?!?/p>
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學生郭帥斐、陳正都已被保送研究生。說起“盲叔”,他們常常自嘆不如。
有一次,郭帥斐讀書時不小心念錯公式,周順一下就聽出來糾正了,“很多內容,他都能清晰地記起在某一本書的某一頁、某一章、某一節(jié)甚至某一行!”
陳正給周順讀一篇物理學論文,全英文版本,里面有很多物理專業(yè)單詞,自己有些都不認識,周順常常能笑著糾正發(fā)音,“一位盲人都能做到這樣,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周順曾有兩個愿望:出書、辦物理學習討論班。“學習過程中,我走過不少彎路。希望別人看了我的心得,學習能更順一些,也算是我對社會的回報?!?/p>
對于這本即將出版的圖書,姚端正教授表示,周順的書很有特色,按照自己學習中的感悟來組織內容,既有本科課程中的高等數(shù)學和線性代數(shù),又有數(shù)學物理方法、計算方法甚至群論等內容,對大學生學習物理中的數(shù)學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性。
周順每個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80歲的母親用退休金負擔了大部分家庭支出,家境不好,但他特別舍得買書。走進周順的家,書柜里、電腦桌上滿眼都是各類圖書。
這個總是滿臉笑容的中年男子說,學習的過程讓自己找到了純粹的快樂,“自然山水和思想的大廈都屬于自然之美,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和才情,才能更好地欣賞這分純真之美。”
本報武漢5月21日電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88-11273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