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wǎng)>法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最高法發(fā)布司法解釋 離婚后房屋歸屬不作“一刀切”

    時間:2025-01-16 16:10:50|來源: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點擊量:4055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聶輝

    離婚了,房子歸誰?利用離婚逃避債務,如何處理?婚姻糾紛中出現(xiàn)搶孩子怎么辦?

    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簡稱《解釋(二)》),重點解決夫妻間給予房產(chǎn)、父母為子女婚后購房出資等公眾關心的審判實踐疑難問題。

      家事案件中,近八成是離婚糾紛案件

    近3年來,全國法院審結一審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每年大約200萬件,占全部一審民事案件的12%左右。其中,離婚糾紛案件每年大約150萬件,占所有家事案件的近80%。離婚糾紛中,財產(chǎn)分割成為焦點。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城鄉(xiāng)家庭的結構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新變化,婚姻家庭矛盾呈現(xiàn)出新特點,家事糾紛案件數(shù)量高位運行。涉案標的額增大、財產(chǎn)類型多樣化,婚姻家庭與財產(chǎn)領域問題交織,疑難復雜案件增多,法律適用標準亟待統(tǒng)一。

    據(jù)了解,民法典頒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清理涉婚姻家庭司法解釋,相繼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和《解釋(二)》。其中,《解釋(二)》已于2024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審議通過,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陳宜芳在發(fā)布會上介紹,《解釋(二)》共23條,堅持問題導向,力求務實管用,重點解決夫妻間給予房產(chǎn)、父母為子女婚后購房出資、違反夫妻忠實義務將夫妻共同財產(chǎn)贈予他人以及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人民群眾關心的審判實踐疑難問題。

    陳宜芳介紹,為幫助大家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解釋(二)》相關條文內(nèi)容,最高人民法院還同時配發(fā)了典型案例。

      案例

      父母掏錢給小兩口買房,離婚時咋處理?

    案例①:男方婚后將其婚前購買的房屋轉移登記到夫妻雙方名下。離婚時,房屋市值為600萬元,女方要求男方支付房屋折價款250萬元。

    法院認為,該房屋原是男方婚前個人財產(chǎn),女方對房屋產(chǎn)權的取得沒有貢獻??紤]到雙方婚姻已存續(xù)10余年,結合雙方對家庭的貢獻等情況,酌定女方可分得折價款120萬元。

    婚后父母掏錢給小兩口買房,對房屋歸屬無約定或約定不明,離婚時怎么處理?

    根據(jù)司法解釋,如果是一方父母全額出資,法院可以判決該房屋歸出資人子女一方所有,并綜合考慮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況、離婚過錯、對家庭的貢獻大小及離婚時房屋市場價格等因素,確定是否由獲得房屋一方對另一方予以補償以及補償?shù)木唧w數(shù)額。

    如果是一方父母部分出資,或者雙方父母出資,法院可以出資來源及比例為基礎,綜合考慮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況、離婚過錯、對家庭的貢獻大小以及離婚時房屋市場價格等因素,判決房屋歸一方所有,并由獲得房屋一方對另一方予以合理補償。

    “這樣的規(guī)定,充分考慮我國文化傳統(tǒng)、婚姻家庭現(xiàn)實狀況以及相關出資和給予行為的目的性特征,不作‘一刀切’,有利于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婚戀觀。”陳宜芳說。

     制止離婚“搶娃”,減少傷害未成年人

    案例②:2015年,女子顏某某與男子羅某某登記結婚,顏某某婚后生育雙胞胎子女。后二人因家庭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調(diào)和,羅某某及其父母、妹妹等人將兒子強行帶走,到另一省份生活。經(jīng)多次溝通,羅某某均拒絕將兒子送回。顏某某遂提起申請,請求法院裁定羅某某將兒子送回原住所,并禁止羅某某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

    審理法院認為,因搶奪子女形成的撫養(yǎng)狀態(tài),是一種非法的事實狀態(tài),不因時間的持續(xù)而合法化。該搶奪子女的行為強行改變未成年子女慣常的生活環(huán)境和親人陪伴,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嚴重傷害父母子女之間的親子關系。人民法院裁定羅某某自收到裁定之日起七日內(nèi)將兒子送回原住所,并禁止其實施搶奪、藏匿子女或擅自將子女帶離住所等侵害顏某某監(jiān)護權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在發(fā)布該典型案例時提出,解決分居狀態(tài)下?lián)寠Z、藏匿未成年子女問題的前提是及時快速制止不法行為,盡量減少對未成年人的傷害。簽發(fā)人格權侵害禁令,可以進行事先預防性保護,避免權利主體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最高法民一庭二級高級法官王丹在發(fā)布會上也表示,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不僅侵害了父母另一方對子女依法享有的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權利,更為重要的是,會嚴重損害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應當堅決預防和制止。

    王丹認為,夫妻關系破裂后,彼此之間敵對、賭氣,有時會失去理智,出現(xiàn)“搶娃”大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往往更多關注自己的情感發(fā)泄和經(jīng)濟利益得失,而忽略了“角落里”的孩子。法律對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行為應當作出否定性評價。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24-34408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詹云清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新修訂的科普法公布施行,將帶來哪些變化?
  6. 下一篇:3000元包出國打工賺高薪?多名農(nóng)民工被騙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