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駐馬店廣視網訊(通訊員:春建 李靜)在第18屆中國“農洽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區(qū),一架老式織布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聽說農洽會上有老式織布機,一大早,今年已經86歲的劉桂枝老人就催著閨女繼春榮帶她來看看。在楊集老土布的展區(qū)前,老人笑的合不攏嘴,忍不住就紡起了線,織起了布。只見老人右手轉輪、左手添花,竟然抽出了絲絲綿線,引得圍觀群眾一陣喝彩。
楊集老土布選用優(yōu)質棉花為料,按傳統的工藝流程進行搓劑、紡線、打線、染線、純線、落線、經線、刷線到作綜,闖杼、吊機、栓布、織布等大小工序72道,圖案通過在織機上經緯交織變換出圖案,風格純樸而不張揚,質地柔軟香氣持久。因此,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還有很多市民專程前來購買土布制品。
老土布又叫老粗布,楊集老土布已達8代210多年歷史,現在的傳承人劉純良是第八代傳承人。據劉純良介紹,乾隆三十七年左右,其太上祖劉天運舉家逃荒落戶于高岳集,靠為人織布養(yǎng)家糊口,因其布織品花色品種多樣,“劉家老土布”在沙河兩岸享有盛名,傳承至今。
“唧唧復唧唧”的古老場景在記憶中蘇醒,圍觀群眾則在新奇中了解著傳統的技藝。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在農洽會上的展示,讓更多群眾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這些傳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也將通過今年的盛會更好的發(fā)揚和傳承。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430-2292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