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網(wǎng)訊(記者:陳欣健 冀晴) 郝麗倩,女,文化傳媒學院12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學生,現(xiàn)任黃淮學院第九屆學生會主席。兩年前的那個盛夏,打點行囊,離別家鄉(xiāng),只身踏上南下的列車奔向夢寐已久的大學校園。在大學期間,她一直抱著一種社會責任感為人處事,并且將自己的奉獻精神深深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輸過,累過,但不曾怕過。”這是她的人生格言。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享盡父母的關愛,但從她身上你卻絲毫看不出點滴嬌氣,成長環(huán)境練就了她過人的膽識和超略。大學里,她通過各種途徑拓寬自己的視野,增強自己應變能力,完善自己先天的不足。嘗試做計算機代理,去鍛煉自己更深度的認識大學校園,接觸不同性格不同追求的同齡人,查找自己的不足,給自己的未來埋下希望、定下目標;加入學生會,統(tǒng)籌全局,出謀劃策,加強自己顧全大局意識,從學生眼光去品讀學生階層和老師階層之間的差異,換位思考,為自強拿下自主權。
“面對日漸富裕的生活,精神方面的道義逐步淡化,作為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我們應把這個擔子挑起來,感染身邊更多的人,讓美好東西在我們這一代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散發(fā)活力。”她作為班長,得知本班一位同學家中妹妹身患絕癥后,號召全班同學進行募捐活動并帶頭捐出自己生活費里的兩百元錢,盡管所募捐的資金對于高昂的醫(yī)藥費而言是杯水車薪,但這種舉動深深地燃起一種信念和精神。一次外出坐車途中不經(jīng)意間在后座間發(fā)現(xiàn)一部手機,多方渠道聯(lián)系到失主新蔡張先生,正逢張先生天津出差讓她暫且保管,時隔一周后,將手機歸還至失主,面對失主多方感謝,簡言道:我是黃淮學院的學生,這是我應該做的。感人事跡口口相傳,今年有幸獲得黃淮學院2014年度“忠信德育”二等獎,與臺灣忠信學校優(yōu)秀學生學訪團學子共同學習,交流分享關于忠信道德方面的經(jīng)驗,當面對學生記者的采訪,她說道:“德育路上很是自豪,獲此殊榮給予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榮譽的獲得將督促我在這條路上義無反顧的進一步完善自己堅持的走下去。
正能量,是當今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如何帶動身邊麻木的人群再現(xiàn)活力生機?如何讓漸行漸遠的美德鋪滿人間?需要更多像郝麗倩這樣的有為知識青年走向正能量傳播這個行列,讓我們一道期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早日實現(xiàn)這個夢想,也祝愿郝麗倩這條路越走越遠。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337-5679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