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wǎng)>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時間:2025-02-05 16:32:48|來源:人民日報|點擊量:74

    逛非遺市集、買文創(chuàng)年禮,新年貨喜慶又時尚;穿漢服旅拍、發(fā)送表情包“電子拜年”,新年俗接連涌現(xiàn);做新式年夜飯、品傳統(tǒng)美食,新風尚有滋有味……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jié),Z世代在“花式”過年中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受年味的歷久彌新。

    ——編者

    蛇年春節(jié)表情包創(chuàng)作者楊杰宇——

    “電子拜年”躍然屏上

    本報記者 董映雪

    一條身著“花襖”、靈動可愛的小蛇,時而盤上如意,寓意“好運纏身”,時而攀上蘋果,祝福“‘巳’季平安”——春節(jié)假期,一款表情包“久久蛇”,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刷屏。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久久蛇”表情包圖案。清華美院原博團隊供圖

    這款表情包,由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原博教授團隊設(shè)計。“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很喜歡。”研一學生楊杰宇是一名00后,也是創(chuàng)作團隊成員之一,“表情包不僅可以在網(wǎng)絡(luò)社交中表達情感,也能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新潮載體。”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楊杰宇在展示“久久蛇”表情包動畫文件。受訪者供圖

    春節(jié)假期,用飽含吉祥寓意的表情包“電子拜年”,正在成為新的風尚。從表情包的使用者轉(zhuǎn)變?yōu)閯?chuàng)作者,楊杰宇做足了功課。“久久蛇”的形象脫胎于民間泥塑,以陜西鳳翔泥塑為主要參考,筆法簡單、色彩明艷,造型圓潤靈動,民間風格濃郁。

    “造型表現(xiàn)取材于傳統(tǒng)文化,語義表達則要面向社交潮流。”楊杰宇說,表情包要有更多人喜愛并使用,內(nèi)容表意既要準確,又要有趣。為此,她在表情繪制、動畫制作等過程中,既參考了泥塑本身的藝術(shù)特色,又與同學一道展開調(diào)研,選取新春祝福、日常用語與潮流熱詞,最終讓“久久蛇”既具傳統(tǒng)年味、民間特色,又契合當下社交場景。

    “比如‘吉祥的爬行’這個表情包,就是我們結(jié)合了蛇的特點和網(wǎng)絡(luò)熱詞設(shè)計創(chuàng)作的。”楊杰宇介紹,整個設(shè)計過程經(jīng)過了反復修改,不斷調(diào)整動畫設(shè)計、整體節(jié)奏,讓表情包在短短幾秒內(nèi),展現(xiàn)傳統(tǒng)藝術(shù)魅力。

    “發(fā)送泥塑表情包,既能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也能感受濃濃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楊杰宇說,春節(jié)期間,還有人向她了解“久久蛇”中的泥塑特點,“傳統(tǒng)文化在社交場景中煥發(fā)新生。”

    云南大理扎染學徒趙欣——

    青春活力碰撞千年技藝

    本報記者 李茂穎

    “我的太陽花‘開’在布上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zhèn)周城村的璞真扎染博物館里,一聲清脆的歡呼,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循聲望去,在00后學徒趙欣的指導下,小朋友完成自己的第一件扎染作品。春節(jié)假期,這里成了熱門打卡地,不少游客前來體驗扎染技藝,選購扎染文創(chuàng)。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趙欣(右)在指導游客體驗扎染。李  欣攝

    2006年,白族扎染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看到阿媽們以針為筆、以線作墨,在白布上施展出各種技藝,扎染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趙欣是旅居大理的年輕人,學習扎染已經(jīng)3年了。

    針腳間隔需保持在5毫米,繞線力度要像繃緊的弓弦……起初,趙欣扎出的蝴蝶花瓣總是顯得局促、生硬,“看著像沒展開翅膀的蝴蝶。”為了掌握扎染技巧,趙欣向阿媽們請教,反復練習,染缸里的布料越堆越高,“記不清失敗了多少次,突然有一次拆開針線,我看到了最美的太陽花。”

    “這是板藍根,也是扎染用到的主要植物染材之一。”璞真扎染博物館里熱鬧非凡,趙欣正向游客展示染材。在社交平臺看到“非遺過大年”的沉浸式旅游推薦,大學生張青青和朋友特意從昆明前來體驗扎染。“既能體驗傳統(tǒng)手藝,又能放松心情。”張青青說,“我想扎出太陽花,送給父母作新年禮物。”

    藍白相間的光影中,微風拂過古老的紋樣,太陽花、蝴蝶花漸次拂動。趙欣說,古老非遺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前來打卡,千年扎染技藝與青春活力碰撞,“慢手藝里藏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當游客拆開布料時,不僅收獲了作品,還收獲了治愈與感動。”

    安徽黃山汪滿田村00后“魚頭”汪文泉——

    讓古老魚燈更光亮

    本報記者 田先進

    春節(jié)假期前,汪文泉拎上行李,急忙趕回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汪滿田村,徑直奔向村里的會堂。“一個,兩個,三個……”一進門,汪文泉便開始清點起存放的魚燈,“魚燈骨架保存不錯,紙上顏色也還鮮亮,今年不用大修大補。”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汪文泉(中)和村民在制作魚燈骨架。安徽歙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讓汪文泉如此牽掛的,是汪滿田村魚燈。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村里各家魚會抬著自制魚燈嬉戲游行,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這項年俗已有600多年歷史,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出生于2002年的汪文泉,年紀不大,卻有多年擔任“魚頭”的經(jīng)歷。所謂“魚頭”,是每家魚會的總牽頭人,負責籌款、采購,組織村民制燈、抬燈、修繕等。今年,汪文泉再次報名競選“魚頭”。

    “2018年,我第一次擔任‘魚頭’,拜訪了不少村里的老人,了解魚燈的歷史文化。”汪文泉介紹,嬉魚燈有著相對固定的流程和線路,“活動開始前,我會把路線來來回回跑好幾遍。”扎制魚燈是門細活,以竹為骨,用紙糊成,腹內(nèi)點燭……每回,汪文泉都跟著老師傅耐心看、仔細學,“傳統(tǒng)技藝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失傳了。”

    如何讓更多人愛上汪滿田村魚燈?去年,汪文泉讓魚會多扎了兩個小魚燈,專門給游客體驗。“小魚燈有兩三米長,也不重,一個人就能撐起,還有專人指導動作要領(lǐng)。”汪文泉說,“效果很好,不少游客搶著體驗,有的人還要學習制作魚燈呢!”此外,汪文泉還自學視頻剪輯,將嬉魚燈的精彩畫面做成集錦,發(fā)在社交平臺上,點贊量不少。談及未來,汪文泉有個心愿,“小時候看見跟在魚燈后面的十二生肖燈很有特點,希望以后能重現(xiàn),豐富魚燈的活動形式。”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汪滿田村的嬉魚燈場景。安徽歙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汪文泉說:“老輩人說,魚燈是游在夜里的火種,我們這代人要做的,就是讓這團火繼續(xù)亮下去。”如今,村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汪文泉一樣,為古老魚燈燃起新的燈火。

    山東聊城青年夜校學員葛猛——

    張羅一頓別樣的年夜飯

    本報記者 李蕊

    除夕夜,在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冠星小區(qū)的一個溫馨小家中,廚房里飄來陣陣飯香。

    95后小伙葛猛正穿梭在灶臺與餐桌之間。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年夜飯,葛猛不再只是打下手,而是系上圍裙掌勺。

    文化中國行丨年味拉滿!Z世代“花式”過春節(jié)

    葛猛在做花饃。史慶國攝

    “瞧這花饃,我做得咋樣?”葛猛掀開鍋蓋,一籠胖乎乎的葫蘆和錦鯉花饃在氤氳的蒸汽中出鍋了,“這叫‘福祿雙全、年年有余’。”“真不錯,手藝是越來越好了。”葛猛的母親手捧花饃,滿是驚喜。

    僅僅一年,葛猛怎么變成了“掌勺大廚”?原來,2023年,共青團冠縣縣委開辦青年夜校,開設(shè)電商直播、非遺傳承等實用課程。2024年11月,夜校年夜飯主題課程開課,引來不少年輕人報名。

    葛猛就是其中一員,他不僅學會了制作傳統(tǒng)美食,還“解鎖”了各種新菜式。今年的年夜飯,他決定小露一手。除了非遺花饃,他還準備了新鮮的牛排、羊肉和雞脆骨,自己動手腌制、穿串。

    熱鍋下油,葛猛將提前腌制好的牛排放入鍋中,不一會兒便發(fā)出“嗞嗞”聲響,香氣瞬間彌漫整個廚房。幾分鐘后,他將牛排裝盤,撒上黑胡椒和迷迭香,端上了餐桌。

    “外焦里嫩,火候掌握得剛剛好。”葛猛的父親一邊品嘗,一邊夸贊,“今年的年夜飯格外有意義,以前都是我們老一輩張羅,現(xiàn)在年輕人也能獨當一面了。”

    飯桌上,各式各樣的菜品琳瑯滿目,既有傳統(tǒng)美食,也有烤串、牛排等新菜品。家人們圍坐一起,其樂融融。“年夜飯象征著家庭團圓,承載著溫暖。雖然形式和內(nèi)容不斷變化,但寄托的情感始終如一。”葛猛說。

    飯后,家人們聚在一起,聊著家常。隨著鐘聲敲響,葛猛和家人迎來了蛇年。“明年的年夜飯,我還來張羅!”一家人的笑聲中,葛猛對新的一年燃起了濃濃的期待。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luò)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quán)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33-345441-0.html,否則承擔相應(yīng)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冰雪熱”遇上“非遺熱”,真燃!
  6. 下一篇:新春走基層丨尋味春節(jié)家鄉(xiāng)味 歲月更替年味長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