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wǎng)>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三星堆新說:六個寶藏坑的分布或?qū)倍菲咝菆D

    時間:2024-10-24 17:33:11|來源:大河網(wǎng)|點擊量:1840

    10月22日上午,廣東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暨南大學客座教授卜工在成都考古中心進行了主題為“三星堆寶藏坑的考古學觀察”的學術講座,重點解讀了三星堆遺址的6個寶藏坑,推測其分布形態(tài)或暗藏古蜀人對北斗七星在地面上的“模擬”,并明確提出一號坑中發(fā)掘的那件著名“金杖”并非權杖,而是卷成細軸的“金紙盟書”。

    “它們是按北斗星陣布置的”

    3000多年前,處于魚鳧王統(tǒng)治下的三星堆古城,古蜀文明高度發(fā)達,瘞埋、典藏、祭祀、天文、套件、文創(chuàng)等制度也熠熠生輝。

    所謂瘞埋,是古代一種祭祀大地的習俗。就是把貢獻的物品直接達于致祭的對象,亦即埋入地下。

    三星堆的幾個寶藏坑,在卜工看來,同樣是按照瘞埋制度設計,且遵循了天圓地方的理念。

    他還指出:1號坑到8號坑的排列,是按北斗星陣布置的,體現(xiàn)出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

    其中,1號坑和4號坑處于北斗七星的“斗柄”位置,因為組成斗柄的有3顆星,因此卜工推測在二坑之間有可能還“藏”了一個坑;3號坑、7號坑、8號坑和2號坑分別處于“斗身”的四角位置。

    “北斗七星是由瑤光、開陽、玉衡三顆組成斗柄,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顆構成斗身,而三星堆的3號、7號、8號和2號不僅組成了斗身形狀,并且目前的修復工作已經(jīng)證明,這四個坑年代相同。”卜工說,“除去年代更晚的5號和6號坑,其余6座寶藏坑應該都是統(tǒng)一規(guī)劃并依禮完成瘞埋儀式的。”

    對于古蜀人埋入那6個“北斗”坑內(nèi)的大量珍寶,卜工注意到每個坑都有至少一件領軍重器,比如1號坑中的“金箔卷軸”,2號坑中的青銅大立人,3號坑中的頂尊銅人,4號坑中的“辮發(fā)銅人”,7號坑中的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以及8號坑中的大型青銅神壇。

    “金杖”并非權杖

    對1號坑中出土的“金杖”,卜工認為它壓根不是權杖,而是一張卷曲成細軸的“金紙盟圖”。

    “它既無杖頭又無秉持部分,是金皮木心,由整張金箔卷包而成。這種能卷能舒的功能特點與字畫卷軸完全相同。因此,稱其為金箔卷軸才名副其實。”卜工說,“再看金箔上鏨刻的圖案——魚、鳥、箭矢——很多研究認為,魚鳥象征著魚鳧王,箭則是與蜀王結盟的矢族。”

    卜工在講座中提到:據(jù)文獻記載,公元前1099年,三星堆古城一帶曾發(fā)生強烈地震,造成河流改道,乃至關中地區(qū)都有震感。

    “河流改道會造成原有城址居民取水生活的困難,地震在古代也被視為有天譴含義的自然災害,從現(xiàn)實層面到信仰層面,都會對當時的三星堆統(tǒng)治階層產(chǎn)生影響。”卜工說,“因此,三星堆古城居民的舉國遷出,是有計劃有步驟的重大抉擇。”

    為此,他們首先派出了一組“探路先鋒”,前去了解新家園的相關情況。卜工認為,4號坑中出土的那組扭頭跪坐銅人像,就代表了那些先遣隊員的身份。

    得到充滿希望的回復后,蜀王傳令犒賞并祭祀祖先。這就來到了3號坑:主題為公式禮祭儀,其中出土的頂尊銅人是本坑領軍重器。

    祭祀之后,還要占卜求問未來,聯(lián)想到凌家灘那件夾在玉龜殼中的玉版,卜工據(jù)此推測7號坑中出土的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很可能也是用來卜問兇吉的寶物。

    隨后便是祭天:8號坑的那座巨大神壇,用來向祖先和神靈獻祭、祈求護佑。

    “2號坑是最后的掩埋”

    最后,一場盛大的巡游儀式在全城轟轟烈烈展開,這個“巡游方陣”的豪華陣容,也在最重要的2號坑中得到了體現(xiàn)。

    “2號坑是最后的掩埋,具有總結性質(zhì)。該坑對應‘天樞’,天樞意為天之樞紐。”卜工說,“這個坑出土器物1300余件,包括那個著名的青銅大立人等一系列重器都從此坑出土,是獨具天文學匠心的安排。尤其是體現(xiàn)‘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的兩套人馬,都在此坑有所體現(xiàn)。”

    2號坑所體現(xiàn)的巡游儀式,亦是儺禮的一大特征,“儺是長江及其以南地區(qū)禮儀文化的核心要素,其標志有面具、絲綢、酒禮與巡游儀式。”卜工說,“青銅大立人身上的幾層服飾,質(zhì)地都是絲綢。”

    至此,一個雖不完整、但結構緊湊的北斗星陣便展現(xiàn)出來了。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33-33724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漢語電影內(nèi)容人工智能輔助創(chuàng)作平臺發(fā)布—— 劇本創(chuàng)作與修改、評估有了“智慧”幫手
  6. 下一篇:文化中國行·考古中國篇 主根主脈看河南·行走大遺址丨探訪安陽殷墟 解讀中華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碼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