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與良渚古城規(guī)模相當!石家河遺址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時間:2023-03-10 10:03:07|來源:人民網|點擊量:13157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劉微)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史前聚落石家河遺址最新考古成果,首次確認石家河古城由內城、城壕(護城河)和外郭城構成,總面積為348.5萬平方米,是長江中游同期最大城,與長江下游的良渚古城規(guī)模相當。同時,水利系統(tǒng)的新發(fā)現,深化了對長江流域距今5500-3800年城市規(guī)劃和布局的認識。

    與良渚古城規(guī)模相當!石家河遺址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石家河古城布局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石家河遺址發(fā)現于1954年,是長江中游規(guī)模最大的都邑聚落遺址。1992年,在該遺址發(fā)現石家河古城,當時探明面積為120萬平方米。2022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天門市博物館聯合組隊,對石家河古城進行全面調查勘探和試掘。

    本次考古首次確認古城城墻,城墻除東北進水的水門、南部出城的水門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城墻基本寬100-80米,體現適應南方雨水多城墻寬堅實的需求,基本同等的寬度,則體現了一定規(guī)制;城墻依自然崗地特別是依山勢而建,尤其是西北轉角的嚴家山、東北轉角的毛家?guī)X、東南轉角的楊家灣(貫平堰)很好地利用山崗地形,體現了城市規(guī)劃的獨具匠心。

    與良渚古城規(guī)模相當!石家河遺址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石家河古城的北部水系分布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引河流進入護城河、小型蓄水水庫、引水入內城以滿足用水需求及水門、攔水壩的新發(fā)現,反映了距今5000年長江流域對水資源的管控與利用,城居于崗地可以防洪,引水入護城河、城內興建小型水庫以蓄水抗旱。

    本次考古還發(fā)現了石家河古城在農業(yè)方面的合理安排。在城西南的西河與南城之間低洼地安排水稻作業(yè),既利用了西河自然河道,又可利用西城壕(護城河)、城南蓄水小水庫等蓄水設施以保干旱時所需,保證了農業(yè)用水,便于水稻生長;石家河遺址發(fā)現大量的水稻相關遺存,也是農耕文明發(fā)達的佐證。

    此外,石家河遺址肖家屋脊(后石家河)文化時期發(fā)現大量精美絕倫玉器和突然出現甕棺葬,以及高柄豆、淺腹肥圈足盤、藍紋矮領廣肩罐等王灣三期文化的典型器物,多被認為與歷史文獻記載的禹征三苗相符,進而與石家河古城在肖家屋脊(后石家河)文化衰落相對應。

    “繼1992年發(fā)現石家河古城至今已有30余年,此次應該算是一個非常全面的發(fā)現”,考古發(fā)掘項目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城市是一個文明的重要指標,這么規(guī)模宏大的一個城市,以及先民對于水資源的管控與利用水平,可見當時的文明達到較高高度,對研究長江中游的文明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33-28788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劉潔瓊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2023深圳月季花展開幕
  6. 下一篇:第十八、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揭曉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