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場野炊、一個煙頭、一次疏忽,都可能引發(fā)森林火災。
近日,一則來自山西長治的火災警訊再度敲響森林防火的警鐘。壺關縣石坡鄉(xiāng)一村民鮑某將未熄滅的煙頭隨意扔在地邊,導致可燃物被引燃,引發(fā)山林火災。山火不僅燒毀了寶貴的森林資源,更暴露出當前森林防火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群眾防火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升。
縱觀近年火情,數(shù)據(jù)觸目驚心: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災,都是人為因素引起的。農事用火、民俗祭祀、野外吸煙等人為因素,已成為森林火災的主要誘因。這些本可避免的災難背后,折射出部分人對火源管理的麻痹大意,對生態(tài)安全的責任缺失。盡管各地已構筑起嚴密的防火體系,但若不能從根本上喚醒全民防火意識,再完善的制度設計也難免百密一疏。
提升森林防火意識,重要的是宣傳引導。首先,要以理服人,深化認知教育。通過算清“生態(tài)賬”“經濟賬”“法律賬”,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守護綠水青山就是守護金山銀山,防火安全既關乎當代民生,更惠及子孫后代。其次,要以法育人,強化法治教育。結合《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以典型案例警示“失火必究”的法治紅線,形成“不敢燒、不能燒”的法律震懾。第三,要以情動人,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運用微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手段,將防火知識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真正讓森林防火意識根植于每個人的內心,轉化為在林區(qū)生產生活安全用火的自覺行動。
當前,正值踏青祭掃、農業(yè)生產旺季,防火形勢嚴峻。3月中旬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68%,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氣象干旱持續(xù)發(fā)展。值此關鍵時期,尤需全民繃緊防火之弦,各級部門要推動防火宣傳進村入戶、進山入林,將“防火于未燃”的理念轉化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萬人防火不嫌多,一人疏忽釀大禍。”守護綠色家園,既需要制度之“繩”,更依賴意識之“堤”。唯有讓防火意識真正扎根民心,構筑起堅不可摧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方能讓綠色家園永葆盎然生機。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263-34999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