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外宣>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從迤那"精準扶貧"看"中國式扶貧"

    時間:2016-01-15 22:02:50|來源:網絡新聞聯播|點擊量:21971

    640.webp (7).jpg

    今天的畢節(jié)市迤那鎮(zhèn),已經蓋起了大片的村名遷居房。(中國臺灣網 宣玲玲 攝)

    中國扶貧看貴州,貴州扶貧看畢節(jié),畢節(jié)扶貧看迤那。迤那鎮(zhèn)位于畢節(jié)市威寧自治縣西北部,在彝語中意為“美麗的海子”,2011年以前的迤那,卻是一片貧瘠之地。“石漠化、風沙大、烈日懸空雨難下,七分種、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是過去迤那人民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產業(yè)結構單一和生活條件艱苦的真實寫照。

    5年過去了,如今的迤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參加“脫貧攻堅看貴州”網絡媒體“走轉改”的記者們記錄著這里的變遷:健全的服務設施、三層民居樓、通往田間的公路、放學回家的孩子、在合作社忙碌的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再不是當年那個“包谷洋芋度春秋”的苦難迤那鎮(zhèn)。

    從鎮(zhèn)黨委書記的結對幫扶看“迤那模式”

    從縣委常委、迤那鎮(zhèn)黨委書記馬祥宏的結對幫扶故事可探迤那鎮(zhèn)如何按照脫貧計劃到戶、項目規(guī)劃到戶、資金落實到戶,幫扶責任到人的方式“精準扶貧”。

    馬祥宏是是縣處級干部,按照規(guī)定他負責幫扶四戶貧困戶。他所在的大山村經過層層“辨別”,在2015年初將他需要扶持的4個貧困戶信息發(fā)給他,分別是:鮑廣芬,丈夫因病去世,家中還有3個子女讀書,因病、因學致貧;夏義,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常年生病,因病致貧;張廣林,父親去世,15歲弟弟讀書,因病、因學致貧;王文潮,智商有障礙,發(fā)展能力差,因智致貧。

    馬祥宏對這四戶貧困戶因戶施策,實行幫、保“兩條腿走路”。他詳細介紹了對鮑廣芬的幫扶工作,“治貧先治愚”,鮑廣芬是大山村拖巖組的村名,最初在外務工,孩子長時間無人照管,馬祥宏積極說服她回家工作,告訴她讓孩子讀高中、上大學才能因學治富。鮑廣芬回村后,馬祥宏為保障她們的生活穩(wěn)定,為她們落實低保政策,積極解決她3個孩子的就學問題,學校免除了他們的學雜費,并提供免費午餐。馬祥宏每個月都會去鮑廣芬家走訪幾次,帶上買2、3百元的生活用品。

    此外,馬祥宏為鮑廣芬落實了5千元的幫扶資金,幫助她購買了一頭能繁母牛,喂養(yǎng)一到兩年所產的牛仔,可以賣到8000元。鮑廣芬又喂養(yǎng)了豬和家禽,基本生活得以維持。馬祥宏強調,脫貧不是短期工程,需要時間和過程積累,通過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跟蹤中看效果。

    從“迤那模式”看“中國式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貴州召開座談會上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jié)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qū)。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jié)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fā)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fā)工作提出“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的“4個切實”的具體要求。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迤那因地制宜,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方法,從摸清底數入手,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精準分析致貧原因,精準制定脫貧計劃,為新時期扶貧開發(fā)提供了全新的實踐樣本。

    迤那采取“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有沒有讀書郎”的“四看”看真貧的工作法,建立一戶一策一干部的幫扶機制,戶有卡、村有冊、鎮(zhèn)有檔的貧困戶檔案管,解決了“扶誰的貧”的問題;迤那建立扶貧工作隊、村支部書記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構建了城鄉(xiāng)聯動、單位牽手、干群聯合扶貧開發(fā)的新格局,通過“三支隊伍”扶真貧,解決了“誰去扶貧”的問題;迤那緊盯脫貧對象,按照“4321”結對幫扶模式,確保村村有隊伍,戶戶有干部,將貧困線和低保線兩線合一,通過各項保障措施因戶實施扶真貧,解決了“怎么扶貧”的問題。

    2015年末,全鎮(zhèn)貧困村從2010年的13個減少到2個,貧困發(fā)生率從2010年的25.8%下降到2014年的9.7%,貧困人口從2010年的2413戶8447人減少到2014年的1200戶3817人。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初步統計達到8200元,比2014年的7255元增長13.03%。幾年間,“迤那模式”成為我國10多個省市推廣“精準扶貧”工作的楷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專項扶貧、開發(fā)式扶貧,構建了多元主體社會扶貧體系,將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結合。我國政府主導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式扶貧戰(zhàn)略成效顯著,走出一條廣受世界贊譽的“中國式扶貧”道路,從迤那鎮(zhèn)的扶貧模式,我們看到“中國式扶貧”在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改革創(chuàng)新,逐漸走出一條適應新形勢的扶貧之路。改“大水漫灌”變“滴管”,在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上不斷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迤那鎮(zhèn)計劃2018年實現整鎮(zhèn)穩(wěn)定脫貧目標,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從“迤那模式”,我們看到了中國扶貧脫貧模式的縮影,也對完成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即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更有希望。對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fā)展高層論壇上提出的“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更具信心。(完)

    640.webp (8).jpg

    威寧自治縣委常委、迤那鎮(zhèn)黨委書記馬祥宏講述村里的結對幫扶。(中國臺灣網 宣玲玲 攝)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263-2858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武帥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脫貧攻堅看貴州:授人以漁關鍵在“精準”丨關注
  6. 下一篇:述評:置身做空喧囂 中國緣何淡定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