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wǎng)>熱點>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騙子究竟是如何制造“真相錯覺”的?

    時間:2016-12-12 17:23:58|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點擊量:24953

    騙子究竟是如何制造“真相錯覺”的?

    無論一件事情是真是偽,不斷的重復都會使它變得更加真實可信。

    心理學家湯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稱,了解這一效應可以幫你避免陷入喋喋不休的宣傳陷阱里。“謊言重復夠多次,就成了真理。”——這是納粹黨人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的宣傳準則。心理學家們則通常將類似的事情稱作“真相錯覺”效應(illusion of truth" effect,又稱“重復成真”效應)。

    該效應的典型實驗操作如下:參與者需要對一些冷知識的真實性進行評判,比如“李子干是風干的李子”。有時這些條目是真的(如上面提到的李子干那條),而有時參與者則會看到平行觀點下的虛假說法(如“椰棗是風干的李子”)。經(jīng)過一段短則幾分鐘長則幾周的暫停休息之后,參與者重復以上過程。這一次他們所需要評判的條目中,有些是新的,有些則是在第一階段出現(xiàn)過的。

    該項實驗中有一個關鍵性發(fā)現(xiàn),那就是不論所給出的條目真實與否,人們會傾向于認為自己之前看到過的便是真的,他們拿來判斷事物真實性的唯一理由便是熟悉程度。因此,我們在這個實驗室所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似乎就可以用來解釋那句"謊言重復夠多,就成了真理”。

    環(huán)顧四周,你可能會開始思考,從廣告商到政治家,或許每個人都在利用這一人類心理學獲利。但是實驗室中得出的可靠效應,在人類現(xiàn)實世界中不一定能有相同的效果。如果你真的可以通過重復來弄假成真,那些用來勸服他人的技巧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其中一個阻礙就是,你的已有知識。

    即使一個謊言聽起來貌似有理有據(jù),但只是因為它在你耳邊不斷重復,你就會把自己本來知道的真相拋至一邊嗎?近日,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麗莎·法齊奧(Lisa Fazio)建立了一個小組,旨在測試真相錯覺效應與我們的現(xiàn)有知識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它會影響我們已有的知識嗎?

    他們將真實與非真實的陳述進行配對,同時也根據(jù)參與者了解真相的可能性來劃分條目(如“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一個“已知”條目,恰恰也是真實的,而“大西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一個不真實的條目,且人們很可能知道實際真相)。結果表明,真相錯覺效應在已知和未知條目上的影響同樣強烈,這說明已有的知識無法阻止重復錯覺動搖我們的合理判斷。

    為了做到面面俱到,研究人員進行了另一項研究。他們先是要求參與者評估每條陳述在六點量表(非常贊同/比較贊同/贊同/不贊同/比較不贊同/非常不贊同)上的真實度,然后又讓他們簡單用“真”和“假”進行再次評判。結果發(fā)現(xiàn),重復提升了六點量表上每個條目的平均得分,也提高了陳述被評判為“真”的幾率。不管陳述是真實還是虛構,已知還是未知,重復都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可信。

    乍看,對人類理性而言這似乎是一個壞消息,但我必須充分強調(diào)的一點是——在解釋心理科學時,必須研究實際數(shù)據(jù)。法齊奧和同事們實際發(fā)現(xiàn)的是,一條陳述能否被判定為真實的最大影響因素是……它究竟是不是真實的。重復效應無法掩蓋真相。不管有沒有重復,人們依然更相信事實而非謊言。這從根本上說明了我們是如何更新現(xiàn)有知識的。的確,重復擁有讓事物聽起來更加真實的能力,即便重復的內(nèi)容與現(xiàn)有知識相悖,不過最終,重復還是無法超越知識。

    那么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會這樣?答案就是,要想產(chǎn)生這種效應,那么你所聽到的每一條信息都要具有嚴格邏輯。如果每次你聽到的信息都與已有知識相悖,你就會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信息疑慮重重、念念不忘。因為我們需要快速做出判斷,往往會走捷徑——依賴直覺,而這種方法正確的幾率更大一些。

    根據(jù)聽到某些事情的頻率來判斷事物真實性,只是策略之一。任何一個領域中,如果真相的重復次數(shù)比謊言要多,即使兩者的比率只有51%對49%,也會有一種用來判定事實的快捷方式。如果重復是唯一一個影響我們信仰的因素,那我們就有麻煩了,可事實并非如此。我們都具有廣泛的推理能力,但我們需要認識到它們是有限的資源。我們的思想被真相錯覺效應所影響,因為我們的本能就是通過捷徑來判定一件事情的合理性。

    這個方式通常都很有用。然而有的時候,它又誤導了我們。一旦我們了解了這個效應,就能加以防范。其中一點便是,我們要復核自己為什么會相信我們所做的事,如果一些事情聽起來很合理,究竟是因為它本來就是真的,還是因為我們被重復告知呢?這也是學者們極度推崇提供參考資料的原因——這樣的話,在某人提出某一主張時,我們就能追蹤其來源,而不必依靠信仰。

    此外,防止產(chǎn)生錯覺的另一點就是我們有責任停止重復虛假。我們生活的世界里,真相很重要,也應當是重要的。如果沒有驗證事情的真?zhèn)尉筒粩鄬⑵溥M行重復,你就正在幫忙制造一個真相和謊言更容易相互混淆的世界。因此,在重復一件事情前,請三思而后行。

    編譯:張飄洋 編輯:欽君

     

    閱讀更多文章,請關注“文談”公眾號:cdwentan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88-7283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建偉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鮑勃·迪倫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 他的獲獎感言和授獎詞都說了什么?
  6. 下一篇:央媒觀豫 | 河南:大美濕地 潤澤中原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