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網訊】(通訊員 王有震 郭玉霞 呂航)他沒有震聾發(fā)聵的豪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轄區(qū)內哪里出現(xiàn)通信故障哪里就會有他的身影。他連續(xù)16年保持著客戶投訴為零的優(yōu)異業(yè)績,未出現(xiàn)任何一起責任事故,確保了通信大通道的安全暢通。他被山區(qū)老少爺們兒譽為“信得過的機線員”、“通信暢通的守護神”。他就是河南省泌陽縣聯(lián)通公司馬谷田聯(lián)通所機線員賈書軍。
1999年春,泌陽縣電信局(現(xiàn)為聯(lián)通公司)領導“相中”了退伍通信兵賈書軍,將其聘為機線員,安排他負責街道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集市個體門店商戶和居民,以及馬谷田、黃莊兩個村幾十個自然村400多部固話、600多寬帶的裝移修業(yè)務和維護工作。
工作扎實,待人誠懇,服務耐心,一絲不茍,這是賈書軍給人們的印象。他所負責的轄區(qū)工作量比較大,但他從來沒有過怨言。“為群眾服好務是應該的,及時完成裝、移、修機是我的職責,工作要做就做得最好。”黃莊村高莊組72歲的村民高長山說起賈書軍贊不絕口,“賈書軍在我們當地認真負責的敬業(yè)態(tài)度是出了名的,老百姓有口皆碑。他每天要跑好遠路程,誰家的電話、寬帶出了毛病,他是隨叫隨到,問題都能解決。”
賈書軍還是一個肯學習、愛鉆研業(yè)務的人,始終保持一顆上進心。他說:“隨著通信業(yè)務的迅猛發(fā)展,機線員并不能單憑以前的一技之長開展工作,我們要不斷進取。”工作之余,他認真鉆研業(yè)務技術,學習排除寬帶故障的技巧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他深知自己雖然干的只是機線工作,但沒有全面過硬的技能,就不能很好地為用戶服務。
馬谷田鎮(zhèn)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通程控電話,電纜線路早已老化,電話故障較多。特別是每逢汛期多雨季節(jié)和惡劣天氣,障礙出現(xiàn)得頻、亂、多;有些本來就不太好的線路,一趕上壞天氣,斷線、混線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為了保障電話、傳真和寬帶通信暢通無阻,賈書軍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不辭辛苦地為用戶提供快捷、方便的優(yōu)質服務。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只要用戶一個電話,不管是什么時候,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隨叫隨到,及時為用戶處理故障。他始終堅持當天障礙當天查修,遇上極其特殊情況的,他及時給用戶做好解釋工作,全力保障客戶通信暢通,得到了轄區(qū)客戶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多年軍旅生涯培育了賈書軍不服輸的韌勁與敬業(yè)精神。一年365天他沒有星期天,沒有節(jié)假日,周而復始地走村入戶,幾乎天天爬線桿上樓頂。工作性質決定了機線員的工作是一項重活、累活、臟活,當然更是一項技術活。
8年前的大年三十上午,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黃莊村四組一戶村民家里的電話不通了,與在外地打工的孩子聯(lián)系不上,就托人給賈書軍打電話。賈書軍聞訊而來,立即爬桿子、上樓梯、搬梯子翻院墻,仔仔細細查找原因,終于發(fā)現(xiàn)這段700余米長的電纜因為老化,中間接頭又多,導致局部滲水。為了盡快恢復通話,他回單位找來電話線,又從主箱上接了一條700余米的電話線路,忙了3個多小時,電話終于接通了。農戶緊緊地拉著賈書軍的手,激動地說:“真的是多虧了你,讓你忙了一上午,謝謝你!”賈書軍上有76歲患有癡呆癥的母親,下有讀大學的兒子和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妻子陳麗體弱多病。由于賈書軍早出晚歸,一年四季忙于工作,家里5畝多責任田的農活大都落在妻子的肩上。有一年麥收期,他忙于工作而忘記了拉北河邊地里的已經割好的小麥,一場暴雨一下子溢滿河床淹了麥地,滔滔洪水一瞬間就將一畝多的小麥全部沖走,損失嚴重。
“書軍經常對我說,咱既然當上了機線員就得以工作為重,不能因為地里農活而影響工作。”陳麗說,“我理解他,支持他好好工作。時間一長呀,我也習慣了,地里農活我也不指望他了,忙的時候我會找親戚和娘家人前來幫忙。”
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他,對工作卻是精益求精,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詮釋著對崗位的熱愛。這就是賈書軍,一個公而忘私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優(yōu)異業(yè)績書寫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軌跡。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6-3635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