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三農>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鮮為人知的上蔡地下糧倉

    時間:2015-06-08 09:06:27|來源:駐馬店網|點擊量:39284

    1 (1).jpg

    倉頂

    1 (2).jpg

    倉壁

    1 (3).jpg

    地下糧倉進口

    1 (4).jpg

    院中有排水溝

    1 (5).jpg

    地下糧倉西門 

    1 (6).jpg

    院中新建的水上樂園

    初春的陽光懶洋洋地照耀著上蔡大地。記者采訪的目的地本來是蟾虎寺,但經過蔡叔度陵園驅車往西北去時,位于上蔡縣城西北隅崗嶺處的地下糧倉映入眼簾。地下糧倉靜靜地“躺”在那里40多年,經歷風霜雨雪保存基本完好。它為什么選擇建在這里?在當時起到哪些重要作用呢?

    建造地下糧倉的歷史背景

    談起上蔡縣建造這座地下糧倉的歷史背景,隨行的上蔡縣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柳書波頗有興致。他告訴記者:“上蔡縣地下糧倉是在毛澤東主席1966年號召‘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和1972年號召‘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形勢下建造的。”

    據柳書波介紹,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由于國際形勢緊張,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帝國主義國家蠢蠢欲動,妄圖顛覆中共來之不易的政權。由于對國際形勢的估計過于嚴重,毛澤東強調要突出備戰(zhàn)問題,要準備糧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

    1966312日,毛澤東寫信給國家主席劉少奇,首次提出“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并對這個口號作了詳細解釋。19721210日,中共中央在轉發(fā)國務院1124日《關于糧食問題的報告》時,傳達了毛澤東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指示。

    1972年開始,國家決定每年用6億元來搞人防工程建設,其中,4億元從國家財政經費中支出,另外2億元分別由地方自籌和集體企業(yè)自籌,為“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隨時準備打仗。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上蔡縣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了這座地下糧倉。

    地下糧倉是如何建造的

    上蔡縣糧食局原副局長史寶珠同時也是一位在當地非常知名的文化學者,他對地下糧倉的建造歷史頗有研究。

    據史寶珠介紹,當時建造地下糧倉主要有兩種考慮:一是選擇丘陵地帶,地理位置隱蔽;二是利于出入,交通方便,在西(平)上(蔡)公路北側建3米寬的路直通地下糧倉。

    地下糧倉始建于1972年,位于縣城西的蟾虎寺東側,占地25畝,地下16座大糧倉,倉容量達1200萬公斤,距縣城公路較近,交通方便。這座糧倉是古老的地窯儲糧倉同現(xiàn)代化建筑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也是地下儲糧技術的新發(fā)展和糧倉建筑的重大革新。

    此倉采用磚石結構,系埋設形地下倉,內呈喇叭狀。倉身構造是將土鏟平,石子濾水層,一氈二油防潮層,再用瀝青粘于磚貼面,倉頂變截面球殼環(huán)形基礎,中央有一卸糧口兼做通風口。

    這種倉占地少,用料省,造價低。在儲糧方面,密閉性良好,受外界溫度影響小,倉溫年度變化小,夏季溫度比房式倉低,適合糧食的低溫儲藏和干燥密閉儲藏,又利于保持糧食品質鮮度,延緩糧食陳化時間,利于備戰(zhàn),適于增加存糧品種,對面粉、大米儲藏安全過夏,小麥長期保管大有益處。

    地下糧倉19758月遭特大洪患,糧倉進水,因此重新進行了整修,面貌一新,納入正規(guī)儲糧倉。

    地下糧倉的“未來”

    1983年秋,上蔡縣陰雨連綿,地下水上升,地下糧倉地面大都鼓起,如鍋底朝上狀,故上蔡縣糧食部門又將此倉底部墊高重新加固,存糧正常,仍列入上蔡縣重點儲存糧庫之一。地下糧倉儲備的糧食從1983年以來分批調出。地下糧倉于1996年報廢,不再使用,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同行的上蔡縣文廣新局文化學者陳群紅告訴記者:“地下糧倉2010年已經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珍惜糧食博物館’也正在建設之中。201410月,這里被駐馬店市旅游局命名為‘駐馬店市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點’。不久的將來,這里和蔡叔度陵園、蟾虎寺及上蔡汽車公園連成一片,將成為上蔡縣重要的文化旅游景點之一。”

    地下糧倉負責人曹春葉告訴記者:“地下糧倉原為上蔡縣糧食局糧貿公司二庫,當年曾經有近百人在這里工作,為保證干部職工和城市居民正常的糧食供應做出了突出貢獻。”

    談起地下糧倉籌劃中的“未來”, 曹春葉信心滿滿:“我們承包地下糧倉后,這里改成了‘駐馬店市九龍匯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在維護好地下糧倉的同時,我們也承包了周圍的幾十畝地,專門開發(fā)牡丹、菊花、白芍等觀賞花卉,數年后,將有數量可觀的藥材、飲品運往全國各地。”

    對于地下糧倉的開發(fā)與維護,曹春葉也有自己的打算:“作為市民休閑旅游郊區(qū)游的好去處,這里已經建有九龍匯水上樂園。根據地下糧倉冬暖夏涼的獨特優(yōu)勢,我們將對地下糧倉進行重新整修,重新布局,開發(fā)集娛樂、餐飲、住宿、購物及旅游觀賞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旅游目的地。”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6-1891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劉釗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泌陽:嚴查三夏農資市場
  6. 下一篇:平輿:秸稈禁燒 “四個結合”見實效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