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各單位和各部門開始對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謀劃來年的工作思路。在上蔡縣廣大農村,許多農民也開始盤點起2014年的收成,著手制定2015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眼下,正是西芹、生菜、茼蒿等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筆者走進黃埠鎮(zhèn)尚莊村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專業(yè)戶喬運田正在招呼人員將成熟的西芹采收、打捆、裝車。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業(yè)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特別是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了惠農政策力度,讓我們農民吃了定心丸。我們也要緊跟改革發(fā)展的步伐,加快推進農業(yè)現(xiàn)代化。一年過去,咱也來個‘回頭看’,盤點盤點一年的收支賬,謀劃謀劃今后的主攻方向,做到心中有數(shù),爭取有個更好的收成。”喬運田侃侃而談。
現(xiàn)年41歲的喬運田是黃埠鎮(zhèn)一位普通農民。近年來,靠著國家富民的好政策,不但買了小轎車,還蓋了兩層樓,腰包一年比一年鼓。喬運田自豪地說,他19歲高中畢業(y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沒能上大學。但是,他落榜不落志,做過黃麻繩生意,也在山西打過工,做過防水,最遠去過新疆、青海、廣西、山西等地。黃埠鎮(zhèn)當?shù)匕傩沼卸嗄攴N植蔬菜的習慣,以種菜、賣菜為生,2006年成立黃埠鎮(zhèn)尚莊溫棚蔬菜生產科技服務社后,尚莊開始大踏步地走上種植專業(yè)合作之路,大力發(fā)展特色農業(yè)、高效農業(yè),從事溫棚蔬菜生產的農戶也多了起來??吹嚼霞沂卟耸袌鲂星楹茫^腦靈活的喬運田便在服務社的幫助下搞起了溫棚蔬菜種植。喬運田算是該村從事溫棚蔬菜生產最早的農戶。“那時候剛開始,由于缺乏技術,信息不靈,效益低下,經常會遇到蔬菜跌價的現(xiàn)象,上好的蔬菜賤賣也無人問津,大量的蔬菜爛在地頭,只能看著心疼……”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喬運田現(xiàn)在蔬菜種植做得風生水起,還注冊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日光溫棚9座,種植面積50多畝,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
“1月18日~22日到鄭州洽談業(yè)務支出2600元,1月9日賣黃瓜收入4萬元,4月5日買西芹苗等支出3600元,6月8日承包地款支出4.5萬元,9月18日買磚支出5萬元,12月25日賣生菜收入1.5萬元……除去日常開銷和花費,一年來純收入近30萬元。”筆者在喬運田的筆記本上看到一份詳細的2014年家庭收支明細賬。“這個家庭賬本是我和妻子一起建立的,平時由她管理,分為收入、支出、結余三大項,每天一小算、每周一合計、每月一整理、每季一匯總,這樣便把雜亂無序的家庭賬目整理得有條不紊,產出效益與盈余一目了然,還能對不合理的開支進行限制,避免鋪張浪費。
“2014年比2013年多收入兩萬多塊錢。但通過主要經濟收入對比,我發(fā)現(xiàn)西芹今年產量大,銷售比較快,但價格比往年低,生菜、蒜苗等常規(guī)蔬菜雖有市場,產量低。當時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關鍵還是思想有點保守,認為種常規(guī)品種旱澇保收,現(xiàn)在看起來還是要解放思想,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高端上檔次的蔬菜品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讓喬運田一家人喜笑顏開。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頒布,讓我對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更加充滿了信心。這也為蔬菜生產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2015年,我計劃建一個蔬菜交易市場,把蔬菜種植戶聯(lián)合起來,進駐交易市場。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資300多萬元,占地面積30畝,已建成26間覆蓋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臨街二層商貿樓,之后還將陸續(xù)建設鋼架交易大棚、蔬菜儲存冷庫、大型電子磅及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成集農資服務、電子商務、包裝儲存、餐飲旅館于一體,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功能齊全的蔬菜交易市場,讓我們村的蔬菜種植戶足不出戶把蔬菜銷到全國。”喬運田和妻子樂呵呵地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6-1370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