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劉文琴 黃睿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泌尿系統(tǒng)疾病非常常見,比如腎積水、尿失禁、尿路結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等都困擾著不少人。
在廣東省衛(wèi)生健康委的指導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聯(lián)合羊城晚報推出“大咖云集探‘泌’解惑”系列直播。11月18日,我們特別邀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yī)師于浩直播開講“你的腎還好嗎?腎健康看這幾點”,其中的精彩內容與讀者分享。
約90%慢性腎臟病患者早期不知
腎臟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健康的人每5分鐘左右,全身的血液都會流經一遍腎臟。于浩介紹,腎臟簡單講有兩大作用,其一產生尿液;其二分泌激素。約90%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起初不知腎臟出了問題。這是因為早期的腎臟病變很輕微,可能就是表現為偶爾的鏡下血尿、蛋白尿,約90%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起初并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有些甚至直到腎衰竭、透析的地步才發(fā)現。
因此,正常的體檢是有必要的,比如腎功能、尿常規(guī)、彩超等檢查,很大程度上能知道腎臟健康情況。
小動脈損害的疾病都會損傷腎
據《柳葉刀》的一項調查數據估計,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人數達1.3億,也就是說全國平均每10個成人里面就有一名慢性腎臟病患者。
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是導致腎功能損害的病因,早些年導致慢性功能損害的病因是IgA腎病,腎炎。近些年,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升高,與之對應的出現慢性腎臟病的病人也就隨之升高了。
于浩指出,從內科角度微觀上講,腎臟像一個大型的過濾裝置,是由豐富的血管組成,任何導致小動脈損害的疾病,都會進一步引起腎損害,比如內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狼瘡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高尿酸血癥、藥物。
有一部分慢性腎病患者,因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發(fā)展至終末期,是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而透析和移植都是可以選擇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截至2023年12月底的登記數據顯示,全國血液透析單位有7512家,血液透析患者數量有91.6萬人,腹膜透析15.2萬人,也就是說,超過100萬患者正在做透析治療。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08-34166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