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健康>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急性肝衰竭預后新模型或有助提升患者生存率

    時間:2023-08-30 09:14:47|來源:科技日報|點擊量:12597

    張強

    藥物性肝損害是導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8月28日記者獲悉,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肝病醫(yī)學部鄒正升教授、紀冬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其他科研團隊,針對非對乙酰氨基酚(即撲熱息痛)藥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創(chuàng)建了新型預后模型。該模型可以推測患者當前生存率,經驗證準確度高達90%以上。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國際肝病》雜志。

    藥物性肝衰竭可以根據“是否由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導致”分為兩類。我國90%以上藥物性肝衰竭是服用除對乙酰氨基酚以外的藥物導致的,病死率高達80%左右。對于生存率低的患者,需要進行緊急肝移植治療。因此,及時預測生存率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國際上目前還缺乏相應的大樣本研究。

    研究團隊創(chuàng)建了全球最大樣本隊列,最終闡明了與藥物性肝衰竭生存率高度相關的5個因素,即凝血功能障礙程度、肝性腦病程度、是否使用人工肝、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藥物?;诖藙?chuàng)建的新型無創(chuàng)列線圖模型(DIALF-5),可在肝衰竭后的不同時間點將5個因素量化評分,預測患者當時的生存率。對于生存率低的患者,及時啟動肝移植治療。

    鄒正升介紹,該模型預測準確度明顯優(yōu)于目前臨床常用的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國王學院標準(KCC),與美國最新的急性肝衰竭預后模型ALFSG模型預測效能一致。但ALFSG模型僅能預測急性肝衰竭后患者21天內的生存率,而新的DIALF-5模型能預測不同時間點的患者生存率。

    此次研究聯合國內多家醫(yī)院,樣本量大,數據真實可靠。新的預后模型可有效幫助臨床醫(yī)生及時準確判斷非對乙酰氨基酚藥物導致的急性肝衰竭的預后,為預后差的患者及時選擇緊急肝移植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114bangong.com/showinfo-108-29866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劉潔瓊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首款針對“壞膽固醇”的口服藥問世
  6. 下一篇:脂肪肝、高血糖……這些體檢指標竟成求職攔路虎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